
有孩子之後,反倒常往新竹跑 因為新竹有很多相當不錯的親子友善餐廳,有的食物美味,有的遊樂設施厲害 這次介紹的「共好」親子空間,食攝一家都很愛 至少已經去了三次,有一陣子週末懶得想去哪,就會去共好用餐,讓嗨寶放電
有孩子之後,反倒常往新竹跑 因為新竹有很多相當不錯的親子友善餐廳,有的食物美味,有的遊樂設施厲害 這次介紹的「共好」親子空間,食攝一家都很愛 至少已經去了三次,有一陣子週末懶得想去哪,就會去共好用餐,讓嗨寶放電
防疫在家,生活模式重新翻牌,大多數是好的改變,唯一就是嘴變饞有點苦惱。轉念想想,偶爾吃吃零嘴,也是紓解焦慮的一種方法,不過量都好。 既然要吃就吃最好的,在家期間訂了一直收在心動名單的「Aroma 黑松露洋芋片」。首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熱愛松露,再來是身為部落客對特色美食的好奇心。一舉訂了三種口味帕瑪森起司、原味松露和蜂蜜芥末,親自開箱、拍攝、品嚐,解食攝的惑,希望也能解你的惑(笑)
疫情仍然嚴峻,防疫在家工作的新型態生活正要開始 紓解焦慮和不安情緒最好的方式,就是好好吃飯 文字工作者的身份,加上身為母親為了接送孩子需要極高機動性,工作忙碌時訂購外送已然成為日常,長時間下來累積不少口袋名單。本篇整理食攝最愛6間,至少回購過一次的外送美食店,包含台、美、日韓、法式料理,雖然無法飛出國境,將就點先在舌尖上旅行吧。菜色有健康取向,也有高熱量吃過癮取向,方便大家度過每日不同的口腹之慾。
祝福世界各個角落的新手和資深媽媽 母親節快樂 今天訂給自己的母親節蛋糕新鮮到貨 身為起司控當然選超濃起司蛋糕犒賞甜點胃 陽光剛剛好,時間剛剛好 在家中自然光攝影棚動手盡興拍 覬覦好久的「ChizUp 招牌黃金起司」終於到我們家 包裝、烙印設計到味覺體驗無一不令人滿意 等待是值得的
在外覓食,想吃大餐選擇比比皆是 反之,想吃一頓兼具美味和均衡,像家一樣的料理,卻意外困難 上週意外找到一間值得收藏的好店,「好好食房」鄰近西湖捷運站,挑高舒心的空間,以白色系裝潢與可愛小雞招呼來客。以優質蛋白質—雞肉為主角,販售慢熬雞湯的飽足感套餐。挑選雞湯口味,搭配飯麵,成就營養又完美的一餐。 濃郁香醇的雞湯、美味的單點小菜,深獲食攝一家青睞。健康取向、空間和口味上也是親子、外食族友 […]
在社群上被燒了好久的蘭波,趁上次去花蓮旅行,中途行跡宜蘭,剛好去踩點。 蘭波座落宜蘭市區,佇立十字路口,粉藍色LOGO和可愛波浪商標相當醒目。衝浪主題結合質樸花藝風格,打造舒適親切的空間。販售老闆有點講究的手做家庭料理,包含飯料理、意麵、漢堡和甜點飲品,使用台灣國產米、三星蔥、雞蛋等在地食材,道道看似簡單卻又暗藏用心,成為人氣打卡店不是沒有原因。
驚喜總出現在旅途中,意外在街頭相遇的店家。 有一種在地小店賣的東西很單純,手作味道沁入脾胃,你會可惜為什麼沒有開在自家附近,「窯・煮飯研究所」就是這樣的麵包專賣店。每日新鮮現做,每日出爐品項不同,使用柴燒窯烤的歐式麵包,有著屬於他們自家的個性。 繞了一圈,我才想起,原來這間麵包坊,是台北煮飯研究所開設專做麵包的店,難怪覺得店名有些熟悉。
說到甜麵包,肉桂捲是我無法拒絕的小美味之一。 這次花蓮小旅行,我們先造訪了壽豐鄉的小和山谷,中午正餐吃得不過癮,決定再去距離不遠的小和好點,碰碰運氣看是否能等到內用位,如果人太多,至少外帶社群熱度很高的雪山肉桂捲在路上吃。
因為疫情關係,我們在台灣旅遊探索的時間這變得更長。 台灣天然美景的代表地-花蓮,2020下半年,我們一口氣去了兩次。花蓮市區迷人程度,完全不輸山海天然美景。街區巷弄藏了不少耐人尋味的小店,「小和山丘」也是其中之一。由民初老屋改造變身,木造平房靈魂重啟,成為壽豐山影城市中的美式復古基地。供應早午餐、創意料理和舒芙蕾鬆餅,心情對了,也可來杯精釀啤酒~空間到位,餐飲美味,火速榮登年輕族群最愛的聚會餐廳, […]
時序入冬,氣候終於轉涼,台北陰雨綿綿 這種時候大啖火鍋最能療癒久未見暖陽的煩悶。 台灣人對火鍋的熱愛,從街頭巷弄中大大小小的火鍋店中可略知一二。想吃熱騰騰的鍋物,選擇多到眼花撩亂,你對於火鍋的執著是什麼?有點細節控的我,三十之後,對火鍋的期待不再是「俗擱大碗」,而是自菜盤、主食、配料到肉品海鮮樣樣要求,當然包括靈魂核心-湯頭,既要新鮮、美味,有特色就更好了。 聽起來很難完美符合,食攝在信義區的貴婦 […]